迅速响应,忘我工作
他曾先后参与
“非典”防治、奥运会水上项目医疗保障
和援建什邡等工作任务
业务精湛、经验丰富
北京市宣布进入防控一级响应后
他带领科室同事迅速进入行动
梳理完善发热门诊就诊流程,学习新冠肺炎防治要点,检查预检分诊岗位的病人筛查工作,和相关部门协调设备、会诊、转诊,参与收治病人、查房、开医嘱、采集咽拭子……数不清的工作内容让他转得像个陀螺,工作量也达到了超负荷——从1月21日到1月25日,他4天3夜没合过眼,眼睛充满了血丝。工作进入正轨后,他依然吃住睡在病区,实在累得不行,就随便找把椅子靠一靠,手机仍握在手上,生怕睡着了听不到电话耽误工作。正是他严谨细致的规划和忘我无私的工作,让留观隔离病区收治病人工作得以顺利展开。
态度严谨,工作专业
除了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的工作
作为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
他还参与
辖区内疑似或确诊病人的会诊
疫情初期,发热门诊每天都有二百多的门诊量,专家会诊微信群里每时每刻都有需要会诊的病例、化验单、CT图像、会诊意见等。每每遇到疑难病例,他都谨慎细致进行研判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。1月21日,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病毒性肺炎患者王某,追问流行病学史时,得知其5天前刚从安徽坐火车返京,途经武汉。虽然患者并没有下车,他仍然没有放松对于这个情况的警惕性,结合患者具体病情,以及考虑到途中会有大量武汉上车人员,存在接触性传播等问题,在与区疾控中心沟通后,亲自为该患者采集了咽拭子标本,并收入病房。最终该患者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这也是顺义区第一例确诊的“新冠肺炎”病例。市级专家组在讨论这个病例时,对其谨慎、认真的专业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合理调度,亲力亲为
在这场战“疫”中
他既是指挥员,也是战斗员
每天都亲自深入病房一线
观察患者病情
分析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
病房中有确诊患者,也有医学观察需明确诊断的患者,他依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,影像学检查等情况,将病人按感染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分类,科学诊察病人,严格落实“一人一消”操作,使病房管理有条不紊。尽管工作已经满负荷,但对每一批轮换支援感染科的人员培训,他总是亲力亲为,确保每一次的培训都全面、精准、到位。从疫情之初到6月底,发热门诊共接诊各类发热患者近两万人次,感染隔离病区累计留观患者五百余人次,救治确诊患者10人,没有发生一例医务人员和病患的院内交叉感染。
进入6月份,北京再次出现新增病例,感染性疾病科又恢复了疫情之初的工作状态。由于天气炎热,厚重的防护服成为了爱恨交加的存在,杨力生一边带领科室骨干人员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防控的工作部署,一边灵活掌握工作方式,及时调整班次,保障大家的休息,从精神上减压,在防控上加压,使新冠肺炎的筛查工作始终都顺利进行。
疫情期间,老母亲因心脏病住院,病情一度恶化,经历多次抢救,尽管他心里也很着急,但工作脱不开身,只能偶尔抽时间去看一眼,把治疗和照护都托付给心内科的同事们。年迈的岳父因病去世,当时杨力生正在值班,连最后一眼都没能看上。处理后事时,看着爱人哭得红肿的双眼,他心里非常愧疚。
一袭白衣即战甲
作为一名医生
杨力生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
舍小家为大家
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医护力量
以国之名
向英雄们致敬!